首页

沈阳傲柔女王

时间:2025-05-30 01:08:04 作者:春晚给王菲报幕的外卖诗人,现在怎样了? 浏览量:84370

  中新网重庆9月12日电 (钟旖 张旭) “未来的长江文明将持续发展,可以继续跟黄河文明交相辉映,奠定中华文明的强大的基础。”12日,在重庆召开的2023长江文明论坛上,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如是说。

  当天,围绕论坛“宅兹中国:长江文明探源”专题,葛剑雄对黄河长江交相辉映的中华文明发展作出相关阐释。

图为2023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召开,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发表演讲。中新网记者 陈超 摄

  “大河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系。”葛剑雄表示,在世界各国中,只有中国是自古以来就完整拥有长江、黄河两条世界级大河的国度。黄河、长江都处于北温带,在以往气候变迁中都适合人类生存发展。

  黄河流域拥有大面积的可耕农田,小麦约在4000年前传入中国,为国家形成了巨大的、稳定的农业基础,使得文明进程得以加速,能够始终稳定发展。长江流域尽管1万年前就已经开始栽种水稻,并且适合各种经济作物,但是它有平原、丘陵、湖沼,地形多样,在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开发受到很大制约。后来,随着长江流域各方面条件的改善,加之黄河流域战火频仍,黄河流域人口大批南迁,为长江流域输送了大量人才,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葛剑雄提到,到了唐宋之际,经济、文化的重心逐渐南移,长江流域已从早期的被中原人视为蛮荒之地的地方,逐步变成了人间的天堂。在北宋,有了“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后又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说明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在人文、自然各方面都达到适宜人类居住发展的环境。

  葛剑雄强调,历史上,黄河、长江是交相辉映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都是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条件。

  谈及“长江的未来”,葛剑雄认为,应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加以分析。比如地利方面,对科技、人文、信息、金融、商贸、高新产业、全球人流而言,内陆和内陆城市未必是劣势。长江经济带的命脉在长江及其支流,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葛剑雄还特别提到,要充分关注人力资源对于文明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做到未雨绸缪。(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沪渝苏皖四省市人士齐聚重庆 纪念陶行知诞辰133周年

随着介入技术的成熟,以LOGIQ E11为代表的超声也在乳腺疾病的介入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LOGIQ E11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可精准进入靶目标,完成穿刺活检、灭活肿瘤等操作,安全无创地完成介入手术。

日本九州岛附近发生强震 暂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早在2015年9月,习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就参访过林肯中学。去年11月16日,在习主席时隔六年再度访美期间,林肯中学合唱团的学生为习主席和夫人彭丽媛送上象征友好、和平的手绘画作《一起向未来》。在图画中,牌楼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太空针塔等华盛顿州的标志性元素完美融合,表达出林肯中学师生对中国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中美友谊长存、携手绘就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

中老铁路助力旅游业发展 老挝万荣升级为国家级旅游区

对观众而言,这是一场精彩的竞技赛。江旻憓在这曲折但令人振奋的夺冠过程中,靠着实力与信念,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创造历史。而她的对手同样可敬,在展现风采之余,相信亦收获了大赛对垒的宝贵经验。

俄罗斯:洪灾持续 奥伦堡市水位刷新纪录

“我在滨江这十多年,亲眼见证和经历了滨江的巨大变化,这是我见过的可持续生活城市规划的最佳例证之一。”吉利控股集团海外传播总监、杭州市“钱江友谊使者”阿什·萨克利夫表示,滨江和吉利是中国发展故事的缩影,值得向全世界讲述。

2024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8月陕西商洛开赛

将闲置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仅仅是盘活工作的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在“活”字上做文章。通过盘活,让闲置的资产,持续焕发活力,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与活力。那么究竟该引进哪些项目?什么样的项目又算是合适之选?成了摆在天津面前的新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